曾经登峰造极的霍州窑
[日期:2024-03-28] 来源:考古 作者:张福义 [字体:大 中 小 ] 霍州窑,也称陈村窑,位于霍州市城西南6公里的陈村。霍窑遗址范围较广,面积9万平方米。始于唐末,鼎盛于宋代。明初曹昭在《格物要论》中讲:“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该窑产品器型有仿定窑折腰盘、冼、盏托、高足杯、盖罐之类。” 据《霍州志》记载,陈村窑生产的器具“细腻柔软...
梅县唐代水车窑
[日期:2021-08-2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梅县水车窑青瓷—瓜瓣形罐 梅县水车窑,又称梅县窑或水车窑,创于唐初,盛于中晚唐,北宋初期已少见。以烧造青瓷为主,生产历时近三百年。20世纪70年代发现,80年代初冯先铭先生赴窑址实地考察命名。冯先铭先生曾论及:“梅县窑在已发现的广东地区唐代瓷窑中以质量精、造型丰富而名列首位...
横峰窑古窑址
[日期:2015-04-06]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根据《大明一统志》、《兴安县志》等有关文献的记载,横峰、弋阳县古代曾烧造瓷器。以往未经实地调查,中外有关陶瓷论著,但列其名,而未见实物。为了了解横峰、弋阳古窑址的全貌及其烧造历史,1965年10月我们曾前往调查,1972年4月,再次进行了复查。 横峰县城四面环山,北面是轮尖峰,西有熊岭...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窑场的布局结构
[日期:2018-01-06]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作者:郑建明 周圣玉 许洁琼 张馨月 [字体:大 中 小 ] 基本完整的作坊遗迹以及与祭窑有关的丰富祭祀遗迹的发现,是此次坦头唐代窑址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 整个窑场以近似于东西向、依山坡修建的龙窑炉为中心展开布局,作坊遗迹主要位于窑炉的南边,北边是与祭祀相关的遗迹。 窑场布局 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长近40米...
永嘉龙下唐代青瓷窑址
[日期:2015-01-2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龙下村,地处楠溪江入瓯江口,在江两岸山凹里,密集地分布着从汉代到元明时期的古窑址。龙下窑址西距楠溪江约2公里,坐落于一朝西山凹的西北角山坡上,坐北朝南。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窑床一条,出土较多的瓷片标本。由于村民修建房屋与开垦梯田,窑址大部分已被破坏,因此窑床仅保留了中部一段,长约5.5米...
永州黄阳司窑址
[日期:2024-04-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黄阳司窑址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陶家洲与钱家洲之间的湘江河岸。共五处依次排列,各相距50~70米。窰室呈长条形斜坡状延伸,用匣缽装烧。釉色青黄或浅黄,开片或不开片,90%坯胎涂化妆土,胎色成砖红色。器形以碗、碟为主,兼有杯、瓶、坛、罐。碗、碟内印团花或文字,图案有莲花、菊花、蝴蝶及几何图形...
德化古窑址再添14处新成员
[日期:2016-08-08] 来源:瓷都德化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近期,随着考古人员对梅岭窑的进一步勘探,14处古代窑炉浮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德化窑址再添14处新成员。 在三班镇泗滨村的内坂角落,考古人员顶着烈日,正在勘探一处命名为“梅岭3号”的宋代窑炉遗址,进行挖掘、测量、标注,确定每个窑的精准位置、分布范围、窑炉形态等。而在&ldquo...
德化窑址尾林窑
[日期:2021-04-17] 来源: 泉州 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即位于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和尾林——内坂窑址。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是10-14世纪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距泉州古城130公里...
斗笠铺窑址考古勘探
[日期:2015-12-29] 来源:湖南考古 作者:张兴国 [字体:大 中 小 ] “洞庭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岳阳市湘阴县南郊洋沙湖一带。2014年3月文物部门在该项目工程范围内发现一处古窑遗址受工程施工影响,即斗笠铺窑址,为制定斗笠铺窑址的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的措施,依据相关法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负责主持该项目工程施工范围内斗笠铺窑址的考古工作...